主题征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文化 > 主题征文 > 正文

院庆70周年征文|老年医学科范鹰:何以为师,以身为范

从医已经二十余年,见证了哈医大二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经历了无数次的抢救,在生与死之间有太多的感触。有几个瞬间至今难忘。

二十多年前,我还在心内科读研究生,那时候心内科还在第一住院部,没有现在的规模,病房没有现在这么宽敞,介入治疗也没有现在这么成熟,更没有ECMO,于波主任当时刚取得博士学位,侯静波主任也还在攻读硕士。用一句话形容,也就是十几个人,几十条枪(听诊器)……条件也很简陋。夏天7-8月份,天闷热闷热的,第一住院部还没有空调,男医生在查房时只穿白服,里面连件背心都不敢穿,白服还常常被汗水湿透,真可以用挥汗如雨来形容。查房时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围得水泄不通,更是热上加热。但三级医生查房时下级病历、心电、片子辅助工作做得好,中级补充回答一针见血,上级查得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学生们听得认真,没有人愿意错过这样精彩的学习机会,毕竟比看书本、题集生动许多,理论联系实际也让人记得快记得牢。

有人说,光听查房,不干活,病例都写不完。我们当时手写病历,写不完可以背回家或宿舍,第二天早晨拿来就行。现在电脑操作带不回家,但把病历模板维护好,干活也快了,查房结束后再补也来得及。早来、晚走些也不愿错过精彩的查房。

即使在那样不宽敞、炎热的条件下,心内科每周也都坚持疑难病例讨论,医护人员加学生20多人围坐在十几平米的医生室,住院医生汇报病历,各位主任、主治医你一言,我一语,脸红脖子粗地争论疑难危重患者的确定诊断,该采取什么治疗方法,唇枪舌战中完全忘记了酷暑难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吵架。我们学生却从各位专家引经据典地讨论中,学到很多新进展。当时没有互联网,更没有电脑。要想学到新东西,就得去图书馆翻阅期刊杂志,而且往往会有滞后性,而主任们经常参加全国会,甚至国际会议,往往能掌握学术前沿。这种学术争论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学习体会,老师们看的资料越多,学生们受到的启迪越多。

现在的学生就幸福多了,有互联网,有家门口的冰城心血管病年会,于波主任率领心内科团队把全国的心血管领域的顶级专家都邀请来,进行头脑风暴,传经送典。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组织者、参加者都是“医林高手”,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年轻医生、医学生都能得到难得的学习机会。

有一次正在疑难病讨论的激烈争论中,就听到护士在大喊:“医生!医生!病人心跳停了!”这时,医生室突然静了,又突然像开了锅一样,大家不约而同的向门口冲去,每个人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虽然人多,门小,但大家还是知道,群龙不能无首,自动给主任们让开了道路。冲到病房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值班的医生在为患者做着心肺复苏,但也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

这时,主任们有的迅速地撸胳膊挽袖子冲上去,继续心脏按压,有的进行人工呼吸,有的指挥取除颤器,有的开通静脉通路,有的了解病情。所有的人都忘记了刚才的面红耳赤,井然有序的在抢救,只有一个目的:救人!

几个循环下来,大家累的满头大汗,立刻又有其他医生冲了上去,继续按压,继续人工呼吸,除颤仪取来了,一次,两次,三次……那个夏天真热呀,时间真漫长呀,大家都挥汗如雨,终于有人喊:有意识了,瞳孔恢复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心肺复苏,而且如此高效地挽救生命,比来自于书本上的各种叙述都要深刻得多,身教胜于言传。后来的从医生涯中,我很坚定的告诉下级医生和实习学生,心肺复苏技术非常重要,关键时刻可以救命!再后来,我们抢救有了ECMO、有了呼吸机、有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但医疗团队的精湛技艺、协作精神才能使这些技术发挥最大作用。

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时过境迁,学生时代的经历令人难忘,为了病人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拧成一股绳的团队精神,不怕苦和累的斗争精神更难忘!见微知著,于波老师率领的心内科团队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得到龙江人民的信赖,培养出桃李芬芳,正是源于这些精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