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融合是当今核医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SPECT/CT的发展引人注目,虽然SPECT/CT的起步较晚但将和PET/CT并列发展。SPECT属于功能显像,而CT成像是建立在形态学基础上,SPECT和CT各有长处和不足,互补性强,SPECT/CT实现了功能显像和形态成像技术的同机融合。全身骨显像可以比较灵敏的早期发现骨转移灶,特别是全身多发转移者特异性、准确性都较高,但对于单发或少发病灶却难于判断其良恶性,采用SPECT/CT为目前医学领域先进的检查机器之一,其中CT为诊断级6排螺旋CT,可同时观察骨病变局部的血流、生理变化及解剖关系,利用其融合显像方法对骨骼系统疾单发或少发病灶病灶进行研究,可以为临床提供科学可靠的影像信息,以此来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及疗效分析,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SPECT/CT诞生后在骨显像的融合显像研究方面,主要集中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面研究;脊柱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增益价值;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等研究。而在全身骨显像中单发或少发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前鲜有报道,并且以往国内外所用的SPECT/CT仪中的CT多为低分辨率配置,仅能对EC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及简单的定位,对于复杂的病变诊断较为困难。使用的SPECT/CT仪中的CT配置了6排螺旋CT,既能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又能显示机体精细的解剖结构变化,最大限度的提高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诊断互补模式的优势。同时为改善图像质量,摒弃传统SPECT影像处理方法,采用Astonish 及 Syntegra同机融合软件,最大限度的提高SPECT/CT同机融合骨显像诊断互补模式的优势。
所用99mTc-MDP放化纯度及放射核纯度较高,应用剂量较低,无组织致热原,基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局部SPECT/CT融合显像,尽量减少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在完整显示病灶的同时选择最小的CT断层区域,使患者的所受射线量减到最低值,对检查过程始终进行严格质控,目前未见患者出现任何不适现象。且在SPECT /CT显像过程中检查者无须移动,系统自动从一个探测器转换到另一个探测器,完成CT与SPECT扫描数据的采集,这种图像采集方式可以保证两种图像使用相同的扫描几何学,使两次数据采集之间延迟时间最短。当两组图像采集并重建结束后,图像匹配软件将图像进行融合,并消除两组数据集之间所存在的扫描仪几何学与图像格式之间的差异。由于该技术可以减少患者移位产生的误差,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配准的问题,避免了复杂的外标记方法和图像处理过程中的大量运算,使图像融合的简便性、可靠性及准确性均大大提高。
该显像操作简便,节省检查时间,CT可对SPECT图像进行衰减校正,提高图像质量;同时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又可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是一种无创伤的鉴别骨骼病灶良、恶性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